【杏林春暖的典故称颂的是谁】“杏林春暖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,常用来赞美医生医术高明、仁心仁术,深受百姓爱戴。这个典故背后有一位历史人物,他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人们的尊敬,成为后世医者的楷模。
一、典故来源与背景
“杏林春暖”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董奉传》。据记载,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医叫董奉,字君异,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。他隐居于福建闽侯的山中,不求功名,只专心行医救人,且不收钱财,只让病人在痊愈后种一棵杏树作为回报。久而久之,他的住所周围便长满了杏树,形成了“杏林”。人们称赞他治病救人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于是“杏林春暖”逐渐演变为对医者仁心的赞誉。
二、
“杏林春暖”的典故称颂的是董奉。他因不图钱财、一心救人的高尚品德,被后人尊为“杏林圣手”,其事迹成为中医文化中“医者仁心”的象征。这一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对医者的尊重,也传达了“治病救人、仁爱为本”的传统美德。
三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典故名称 | 杏林春暖 |
出处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董奉传》 |
称颂人物 | 董奉(字君异) |
典故含义 | 赞美医者仁心、医术高明、无私奉献 |
历史背景 | 东汉末年,董奉隐居行医,不收钱财,只让患者种杏树 |
文化意义 | 成为中医文化的象征,体现“医者仁心”的精神 |
通过这个典故,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位古代名医的事迹,更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医德的重视。董奉的故事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从医者秉持初心,守护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