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张旭桃花溪古诗赏析】唐代诗人张旭,以狂草闻名于世,被誉为“草圣”,但他在诗歌创作上也颇具造诣。《桃花溪》是其一首描写自然景色、寄托情怀的山水诗,语言清新脱俗,意境深远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一、诗歌原文
> 《桃花溪》
> 隐隐飞桥隔野烟,
> 石矶西畔问渔船。
> 桃花尽日随流水,
> 洞在清溪何处边?
二、
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桃花溪畔的美景,通过“飞桥”、“野烟”、“石矶”、“渔船”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朦胧、幽静的意境。诗人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界的向往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迷茫。
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空灵,体现了张旭诗歌中常见的“写景抒怀”的风格。
三、表格分析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作者 | 张旭(唐代著名书法家、诗人) |
诗题 | 《桃花溪》 |
体裁 | 七言绝句 |
创作背景 | 描写春日桃花溪的自然景色,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|
主旨 |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寄托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|
艺术特色 | 意境空灵、语言简练、画面感强 |
意象分析 | “飞桥”、“野烟”、“石矶”、“渔船”、“桃花”、“清溪”等意象构成一幅山水画卷 |
情感表达 | 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同时带有淡淡惆怅 |
四、结语
《桃花溪》虽篇幅短小,却意境深远,语言凝练,是张旭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,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普遍向往。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