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方凿圆枘怎么读】“方凿圆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之间不相容、不合拍。下面我们将从读音、含义、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。
一、
“方凿圆枘”由两个词语组成:“方凿”和“圆枘”。其中,“凿”指榫头,“枘”指榫眼。原意是说方形的榫头无法放进圆形的榫眼,比喻两者格格不入,难以配合。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性格、思想或行为方式上的不协调,也常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。
在日常使用中,该成语较为书面化,常见于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,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深度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方凿圆枘 |
拼音 | fāng záo yuán ruì |
注音符号 | ㄈㄤ ㄗㄠˊ ㄩㄢˊ ㄖㄨㄟˋ |
出处 | 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凤皇翼其缤纷兮,高翱翔之翼翼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”(后世引申) |
含义 | 比喻双方不相容、不合拍,难以调和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协调,或事物之间不匹配。 |
例句 | 他与同事性格迥异,常常方凿圆枘,难以合作。 |
近义词 | 格格不入、水火不容、南辕北辙 |
反义词 | 相得益彰、融洽无间、志同道合 |
三、使用建议
“方凿圆枘”作为成语,适合用于书面表达或正式场合,不宜在口语中频繁使用。若想表达类似意思,也可以用“格格不入”、“不合群”等更通俗的词汇。
此外,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此类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底蕴,使文章更具文采和深度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对“方凿圆枘”的读音、含义及用法有更清晰的认识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