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巧夺天工的意思和造句】“巧夺天工”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形容人的技艺高超,精妙绝伦,甚至可以与自然的天然造化相媲美。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手工艺、艺术作品或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精湛技艺。
一、成语解释
词语 | 巧夺天工 |
拼音 | qiǎo duó tiān gōng |
出处 | 《红楼梦》:“这画儿真个是巧夺天工,叫人看了魂儿都丢了。” |
释义 | 形容技艺非常精巧,超越了自然的巧妙,令人惊叹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工艺品、建筑、绘画等艺术作品的精美程度。 |
近义词 | 精雕细琢、鬼斧神工、炉火纯青 |
反义词 | 匠气十足、粗制滥造、生搬硬套 |
二、造句示例
句子 | 说明 |
那件玉雕作品真是巧夺天工,让人赞叹不已。 | 赞美玉雕技艺的高超。 |
这座古建筑的设计可谓巧夺天工,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。 | 表达对建筑艺术的赞赏。 |
她的手工艺品做得如此细致,简直巧夺天工。 | 强调手工制作的精细与独特。 |
他雕刻的木头像活的一样,真是巧夺天工。 | 描述雕刻技艺的逼真与精湛。 |
三、使用注意
- “巧夺天工”一般用于正面评价,强调技艺的高超。
- 不宜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本身,而是用于人类创造的作品。
- 在正式或书面语中使用较多,口语中较少出现。
四、总结
“巧夺天工”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艺术、工艺或设计的高度认可。它不仅展示了语言的丰富性,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“巧”与“工”的高度重视。在日常写作或交流中,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能够有效提升表达的层次与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