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殛什么意思】“殛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,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。它在古文和一些特定语境中出现,含义较为特殊。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字的意义和用法,以下是对“殛”字的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
“殛”字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,其本义为“杀死”,多用于表示对罪大恶极之人的惩罚。在古代,“殛”常与“诛”、“戮”等词并用,表示严厉的刑罚或处决。此外,在某些典籍中,“殛”也有“击”的意思,但这种用法较少见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殛”字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再使用,仅在文学作品、历史研究或古文阅读中偶尔出现。因此,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字形 | 拼音 | 部首 | 笔画 | 基本释义 | 用法举例 | 现代使用情况 |
戮 | jí | 戈 | 10 | 杀死;处决 | “殛之以刑” | 古文常见,现代极少使用 |
表示严厉惩罚 | “不赦之罪,必殛之” |
三、延伸说明
1. “殛”与“诛”的区别
“诛”一般指杀头或处决,而“殛”则更强调“迅速、彻底地杀死”,有时带有“天诛”的意味,如“天诛地灭”。
2. “殛”在古文中的例子
- 《尚书·舜典》:“流共工于幽州,放驩兜于崇山,窜三苗于三危,殛鲧于羽山。”
这里“殛”意为“处决”,是上古时期对犯人的一种严厉刑罚。
3. 现代学习建议
对于非专业读者而言,可以将“殛”视为一个古语词汇,主要用于理解古文或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。日常交流中无需使用。
四、结语
“殛”作为一个古老而生僻的汉字,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再使用,但在古文阅读和文化研究中仍具有一定的意义。通过对其含义和用法的了解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和语言表达方式。对于有兴趣深入学习古文的朋友来说,掌握这类字词是提升阅读能力的重要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