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工控部落为什么将plc编程元件称为软元件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,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是实现自动控制的核心设备。在PLC的编程过程中,工程师会使用到多种“编程元件”,如输入继电器、输出继电器、定时器、计数器等。这些元件虽然在名称上与传统的电气继电器、定时器等类似,但它们并不是物理存在的硬件部件,而是存在于PLC内部的程序中。因此,工控部落将其称为“软元件”。
一、什么是软元件?
“软元件”是指在PLC程序中通过软件方式实现的逻辑单元,它们并不对应实际的物理开关或传感器,而是由程序代码来模拟其功能。例如:
- 输入继电器:用于接收外部信号,如按钮、传感器等。
- 输出继电器:用于控制外部设备,如电机、指示灯等。
- 定时器/计数器:用于时间控制和计数操作。
这些元件在程序中被定义和使用,而不是通过物理接线实现,因此被称为“软元件”。
二、为什么叫“软元件”?
| 原因 | 说明 | 
| 非物理存在 | 软元件是程序中的虚拟单元,不依赖于实际的机械或电子部件。 | 
| 可重复使用 | 同一个软元件可以在多个程序段中被多次调用,提高代码复用性。 | 
| 灵活配置 | 软元件的参数可以随时修改,无需更换硬件。 | 
| 易于调试 | 在程序中直接修改软元件的功能,便于测试和优化。 | 
| 节省成本 | 不需要为每个功能单独配置硬件,降低系统复杂性和成本。 | 
三、软元件与传统硬元件的区别
| 特性 | 软元件 | 硬元件 | 
| 存在形式 | 虚拟程序单元 | 实际物理装置 | 
| 可修改性 | 容易修改 | 需要更换硬件 | 
| 成本 | 低 | 高 | 
| 灵活性 | 高 | 低 | 
| 故障率 | 低 | 高 | 
四、总结
在工控领域,“软元件”这一术语的使用,体现了PLC技术从传统继电器控制向现代程序化控制的转变。它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,也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故障率。因此,工控部落将PLC编程中的这些虚拟单元称为“软元件”,既准确又贴切。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