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元宵节又叫啥】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又称灯节、上元节,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。在这一天,人们有赏花灯、吃汤圆、猜灯谜等习俗。那么,元宵节还有哪些别称呢?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。
一、元宵节的别称总结
1. 上元节
元宵节最早被称为“上元节”,源于道教的“三元”说法,即正月十五为上元,七月十五为中元,十月十五为下元。上元节被认为是天官赐福的日子。
2. 灯节
因为元宵节有赏灯、点灯的习俗,所以也被称为“灯节”。各地都会举办灯会,展示各式各样的花灯,热闹非凡。
3. 小年节
在某些地区,元宵节也被视为“小年节”,因为它是春节活动的延续,象征着年节的结束。
4. 正月十五
这是根据农历日期来称呼的,指农历正月的第十五天,是元宵节的具体日期。
5. 汤圆节
因为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,寓意团圆和幸福,因此也被称为“汤圆节”。
6. 元夕
“元夕”是古代对正月十五的另一种称呼,出自《东京梦华录》等古籍。
7. 灯会节
由于各地举办大型灯会,因此也被称为“灯会节”。
8. 祈福节
元宵节期间,人们会进行祈福活动,希望来年平安顺利,因此也有“祈福节”的说法。
二、元宵节别称一览表
| 别称 | 来源/含义说明 | 
| 上元节 | 道教“三元”之一,天官赐福之日 | 
| 灯节 | 赏灯、点灯习俗,象征光明与希望 | 
| 小年节 | 春节后的延续,年节结束的标志 | 
| 正月十五 | 农历正月的第十五天,具体日期 | 
| 汤圆节 | 吃汤圆,寓意团圆幸福 | 
| 元夕 | 古代对正月十五的称谓 | 
| 灯会节 | 各地举办灯会,庆祝活动集中 | 
| 祈福节 | 人们祈求来年平安、健康、好运 | 
三、结语
元宵节不仅是一个节日,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。它有着多种别称,反映了不同地域、不同时期人们对这个节日的理解和纪念方式。无论是“上元节”还是“灯节”,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