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诗蝉的全文解释】《古诗蝉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,全诗通过描写蝉的形象和生活习性,寄托了诗人对人生、命运的深刻思考。诗中借蝉自喻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被理解的苦闷。
一、原文内容
《蝉》
本以高洁为志,岂因风露而移情?
声中含古意,叶下有寒声。
不辞风露苦,但求清响长。
谁怜此幽质,独立向斜阳。
二、
这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。诗中“本以高洁为志”表明诗人以高洁自许;“岂因风露而移情”则强调自己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初心。后几句描绘了蝉在风露中依然坚持鸣叫,象征着诗人虽处境艰难,仍坚守信念。最后“谁怜此幽质,独立向斜阳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。
三、表格解析
| 句子 | 解释 | 寓意 |
| 本以高洁为志 | 我原本就以高洁为志向 | 表达诗人追求高尚品德 |
| 岂因风露而移情 | 怎会因为风霜雨露而改变情感 | 表明诗人坚定的信念 |
| 声中含古意 | 蝉声中蕴含着古人的意味 | 象征诗人怀古之情 |
| 叶下有寒声 | 在树叶下发出寒冷的声音 | 描写蝉的生存环境 |
| 不辞风露苦 | 不惧风霜雨露的艰苦 | 表现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|
| 但求清响长 | 只希望声音清澈悠长 | 暗示诗人希望自己的理想长久流传 |
| 谁怜此幽质 | 谁能怜惜这高洁的品质 | 表达诗人对理解与认同的渴望 |
| 独立向斜阳 | 孤独地面对夕阳 | 象征诗人孤独、寂寞的心境 |
四、结语
《古诗蝉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之物的诗,更是一首寄托诗人情怀的作品。通过蝉这一形象,李商隐表达了自己对理想、人格、命运的思考,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执着。这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是唐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