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四句】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。在古代文人的笔下,端午节不仅是节日的象征,也寄托了诗人对家国情怀、人生感慨的深刻表达。以下是一些描写端午节的经典古诗,选取其中四句进行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古诗
1. “五月五日,谓之浴兰节。”
出自《荆楚岁时记》。这句诗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——沐浴兰草水,寓意驱邪避疫,祈求健康平安。
2. “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存。”
出自明代张献翼的《端午怀古》。此句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,同时也说明端午节与纪念屈原密切相关。
3. “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”
出自宋代苏轼的《浣溪沙·端午》。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佩戴香囊、系彩绳等习俗,充满节日氛围。
4. “竞渡深悲千载冤,忠魂一去葬江边。”
出自唐代文秀的《端午》。此句抒发了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同情,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敬仰。
二、诗句简要分析表
| 诗句 | 出处 | 内容含义 | 节日意义 |
| “五月五日,谓之浴兰节。” | 《荆楚岁时记》 | 描述端午节的沐浴习俗,驱邪避疫 | 祭祀与健康祈愿 |
| “屈子冤魂终古在,楚乡遗俗至今存。” | 张献翼《端午怀古》 | 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与端午习俗的延续 | 纪念屈原与文化传承 |
| “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” | 苏轼《浣溪沙·端午》 | 描绘端午节佩戴饰品的风俗 | 民间习俗与生活气息 |
| “竞渡深悲千载冤,忠魂一去葬江边。” | 文秀《端午》 | 抒发对屈原悲剧命运的感慨 | 爱国精神与历史反思 |
三、结语
端午节不仅是家人团聚、吃粽子、赛龙舟的日子,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深刻的集体记忆。这些古诗不仅记录了节日的风俗,更传达了古人对历史、国家和生命的思考。通过品读这些诗句,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端午节的文化价值,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承这一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