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】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,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它不仅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空间实验平台,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该飞行器在设计、发射和运行过程中,为中国后续的太空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,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索和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。
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其背景、功能及意义,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纳与总结。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(天宫一号) |
别称 | 空间实验室 |
发射时间 | 2011年9月29日 |
发射地点 |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|
任务性质 | 目标飞行器与空间实验室 |
主要功能 | 为后续空间站建设提供技术验证,支持航天员短期驻留 |
对接能力 | 支持神舟系列飞船对接 |
轨道高度 | 约340公里至370公里 |
运行时间 | 2011年9月至2018年4月 |
退役方式 | 再入大气层销毁 |
意义 | 标志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,推动航天技术发展 |
结语:
“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”这一表述虽然重复,但正是这种表述方式凸显了其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的独特地位。作为中国首次独立开展的空间实验室任务,它不仅完成了预定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,更为后续的“天宫”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基础。从技术突破到国际合作,这一飞行器的出现,展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持续进步与坚定步伐。